华大基因利空出尽,第二曲线蓄势待发!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来源:基因江湖
越到吃劲处,越是关键时!
上周五,华大基因发布2024年Q3财报。报告显示,前三季度,华大基因实现营收28.26亿元;其中,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.54亿元。整体营收规模依然大幅领先国内同类公司,但净利润由盈转亏,让人意外。
但细看财报,可以得出三点结论:
(1)“应收计提”拖累净利润。
据财报披露,2024年前三季度,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,应收回款不及预期,计提信用减值1.05亿元。
尽管数额较大,但这事实上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同类企业无一例外,且计提信用减值规模更大。相较之下,华大基因还显得颇为“幸运”。
(2)主营业务整体稳健,第二曲线增势明显。
2024年前三季度,五条业务线:
生育健康业务线:营收近9亿元,同比增长约3.7%。其中携带者筛查同比增长27%、CNV-seq同比增长22%、新生儿遗传病筛查同比增长38%、遗传病基因检测同比增长约35%,成为继NIPT后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线:营收近4亿元,同比增长约14.1%。其中最为亮眼的肠癌检测业务,前三季度营收过亿,同比增长约126%,增势明显;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业务同比增长约35%。
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线:营收10.1亿元,剔除同期新冠检测业绩,同比增长约33.7%。
感染业务线营收0.53亿元、多组学业务线营收4.54亿元,营收同比有所下降。
(3)现金储备依然充沛。
据财报披露,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,华大基因仍拥有货币资金37.79亿元。充沛的资金,应是华大基因当前最大的底气。
一方面,华大基因在核心领域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(2024年前三季度,已累计研发投入近4亿元),确保技术和产品的领先性;
另一方面,考虑到当前产业并购整合的大趋势(例近期康圣环球收购基准医疗、嘉必优拟收购欧易生物65%股权),华大基因亦可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,整合具有明确前景的新技术、新产品的合适标的,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除财报数据外,得益于上市企业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,我们也得以窥见龙头企业在当前时局之下,做出的适应性改变。这种调整,对于同样身处寒冬的各家企业而言,更有参考意义。
梳理了华大基因近来所有的动作,一个关键词便呼之欲出:
“升级”。
在既有市场,通过“产品升级、方案升级、模式升级”,继续夯实基础,直面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,为市场的进一步打开、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。
升级,这就是华大基因在行业发展阵痛期的关键解法。
01
依托新工具,带动“产品升级”
测序仪的迭代和革新,一直是测序行业发展重要的驱动力。
相较众多同类企业,受益于华大集团资源的支持,华大基因在测序仪等核心工具的率先使用上,具有先天优势。
9月9日,华大全球首发全新长读长、纳米孔测序平台CycloneSEQ系统。华大基因作为内测用户参与了产品测试的全过程,并作为首批用户,率先将该工具整合到现有产品体系中,并以极快速度完成了产品升级。
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为例,地贫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遗传病,重症患者需要定期输血和铁剂治疗,危害严重。此前,基于NGS短读长测序平台,华大基因已经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地贫检测方案,并在云南等地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。
但地贫基因变异类型较多,包括点突变、各类型缺失、插入、重复等很多复杂罕见类型,单一技术平台存在技术操作复杂、漏检等局限。有没有更准确、经济、便捷的方案呢?
在CycloneSEQ系统正式发布当天,华大基因展示了基于该平台的研究、测试成果,并联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、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,正式启动地中海贫血筛查多中心研究项目。
在CycloneSEQ系统正式发布一个月后,华大基因便正式推出了基于该平台的全新产品:DX2350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 (纳米孔单分子测序),非常高效。
该产品能跨越复杂的基因结构变异、一次性覆盖更多的基因区域,减少拼接错误和组装断裂的风险。这大大提高了地贫基因突变的检出率,减少了误诊、漏诊的发生。
除地贫检测外,华大基因也在利用该平台,开发更多复杂遗传病检测的产品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产品、基因组组装等多组学产品。
类似的,基于新一代超快测序仪DNBSEQ G99,华大基因陆续升级了肿瘤基因检测、遗传病基因筛查、CNV-seq等重要产品。
依托DNBSEQ G99快速、灵活的特点,现有的产品方案解决了院内本地化运行样本量不足、需要凑样上机导致检测周期长等临床痛点,大大提高了检测效能。
新工具的快速应用,带动了老产品的快速升级,这是华大基因破局的第一个关键点。
02
以AI新技术,带动“解决方案升级”
要说这两年什么最火,毫无意外是人工智能AI。
基因测序,从一开始就是BT+IT的融合领域。AI技术的发展、算力的提升,毫无意外,也会给基因测序的发展以莫大的助力。
但随着AI概念热度的增加,其内涵已经被高度泛化,貌似一切皆可AI+。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:AI+,究竟是噱头,还是有什么实质意义?AI,究竟会以什么方式改造基因测序行业?
华大基因没有停留在AI概念表面,而是给出了AI+的具象化场景,在进行数智化转型的同时,带动服务方案全新升级。
场景1:
用AI技术,解决“海量数据(维权)沉默”难题,将数据“资产化”
数据,是企业的重要资产。
近期,就有同类企业将海量医检数据上架广州数据交易所,通过政府主导的数据要素流通平台进行“场内交易”。
毋庸置疑,得益于多年的多组学研究、临床检测、大型队列研究,华大基因拥有其他公司难以比肩的、海量的多组学、表型、疾病的关联数据。这是华大基因数据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根据财报披露,借助AI,华大基因开始了数据资源的全面盘点梳理工作,逐步推进数据资产入表,顺利完成了数据资源的清查、识别,数据资产相关成本的归集等任务,为数据资产的分类分级、规范化管理、更新迭代等提供了保障。
场景2:
用AI技术,带动“遗传解读”解决方案升级
基因数据的遗传解读,一直是制约基因检测行业发展的痛点、难点。
为解决这个难题,华大基因将海量数据融入AI大模型,提出了“生成式生物智能范式GBI ALL (Generative Bio-Intelligent)”全新理念,并于今年9月,正式发布了面向临床的基因检测多模态大模型GeneT(Genetic Transformer)、面向普通人的基因组咨询平台ChatGeneT。
GeneT基因检测多模态大模型,融合了超过百万级的高质量数据,在真实临床样本的测试中,能够从数百万个变异位点中快速筛选出与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突变。临床医生借助GeneT,便可以很方便实现对全基因组数据的精准解读,大大提高了致病变异的检出率和分析效率。
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,华大基因分别推出了全新升级的CNV-seq分析解读系统、肿瘤基因检测分析解读系统、病原体检测分析系统。
而ChatGeneT,则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基因组咨询平台。普通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到ChatGeneT平台,通过简单的对话方式,用户即可快速了解相关疾病的遗传风险及预防建议。
场景3:
用AI技术,带动“实验室本地化”解决方案升级
业务本地化,是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。
本地化,则意味着实验、分析、解读、数据存储等多流程的本地化,这对于医院而言,依然是不小的挑战。
面对NGS实验室工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,华大基因针对医院端本地化入院方案进行了升级,推出了名为“Geline灵曦AI+NGS实验室解决方案”。
该方案将自动化和智能化AI深度融合,通过将样本制备、测序、数据分析解读等复杂流程一体化,实现“样本进、结果出”的实验室全自动化流程,改变了传统 NGS 实验室的操作模式,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标准化水平,降低了NGS实验室对于实验空间、人员素质的要求。
这对于促成 NGS 检测本地化入院,推动NGS技术的普及,具有重要意义。
03
以新项目,带动“民生模式升级”
民生模式,一直是华大基因践行基因惠普理念的重要举措,也是华大基因进行市场开拓的杀手锏。
早前,华大基因率先将NIPT项目推进到各地民生项目,典型如河北全省、湖北武汉、湖南长沙、广东广州等地的NIPT免费筛查项目,成为出生缺陷防控的典型示范。
如何复制这一模式的成功?华大基因给出了3点答案。
(1)纳入更多具有“民生属性”的项目
民生项目一般针对发病率较高、社会负担沉重的疾病领域。
除NIPT以外,华大基因陆续推动具有类似属性的地中海贫血基因、遗传性耳聋、扩展性单基因病等出生缺陷防控项目、基于粪便DNA甲基化检测的肠癌防控、“四高”检测服务,进入政府民生项目范围。
(2)及时形成“模式成功”的关键成果、支持证据
以河北省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项目为例,从2019年启动至今,已服务超过385万人次,覆盖率达98.56%,形成了出生缺陷防控“河北模式”。
但,这种大规模筛查从卫生经济学水平是否经得起论证?
为回答这个问题,华大基因联合有关单位,及时对该项目进行分析,客观评价了河北出生缺陷防控模式与成效,发表了系列文章,从而给更多地区民生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。
此外,在民生项目开展过程中协助当地政府建设的“民生妇幼信息化系统”、“民生肿瘤防控信息化平台”等,都可以在更多的地区发挥关键作用。
(3)把民生模式推及更多的地区、甚至海外
据财报披露,华大基因已累计开展超过120个民生项目,覆盖河北、湖北、山东、湖南、江西、广东、云南、黑龙江、内蒙古、浙江等多个地区。
此外,公司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布局,也将民生项目,陆续推及泰国、阿联酋等更多海外地区。
更多项目、更多地区、更多成果,华大基因在民生项目的道路上,已一骑绝尘。
篇尾
行业困顿之下,怕不变、也怕乱变。
战略性收缩是大多数企业的无奈选择,但收缩、维稳、裹足不前并不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;另有一部分资金稍富裕的企业,则进入了从未涉足的领域去寻找增量,风险不小。
相较而言,华大基因的选择更加务实,以升级的产品、升级的解决方案、升级的模式,来继续夯实在熟悉领域的基础,并直面行业发展这么多年来,关于技术局限、解读困难、本地化落地难、价格和产品可及性等一个一个现实的问题。
这种升级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时间、需要魄力,更需要耐心,来完成这种转变。
基因测序行业,显然已经过了爆品迭出的阶段。
当既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瓶颈期,就需要更强大的引擎来创造新的动能,从而创造新的增长曲线。
这就是华大基因的老战场、新征程。
(完)
注:本文旨在行业学习交流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媒体朋友请于文章发布24h后再行转载,且仅限于微信公众号平台,望勿擅自转载到雪球、简书、知乎、自建网站、自建app等网络平台,敬请理解配合;如需,请在后台申请转载授权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张倩